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,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,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,4月8日,学校召开人才引进工作推进会,副董事长周建华,校长刘宁,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吴国兵,常务副校长郭亮出席会议,党政办、教务处、评建办、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,会议由刘宁校长主持。
会上,人事处汇报了2025-2026年师资队伍建设方案,围绕“补数量、调结构、上水平”总体思路分析总结了前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,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,并针对现存情况提出建议。
周建华副董事长指出,学校现阶段目标明确,底数清晰,基于此,他着重提出五点要求:一是以评促建,实干笃行。充分发挥其“倒逼”机制,增强紧迫感,将各项任务切实落地,精准把握工作节奏与进度,脚踏实地干实事;二是统筹谋划,系统推进。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秉持整体推进思维,做到稳步有序、循序渐进;三是精准对标,精细打磨。对标合格评估要求,深入剖析各项指标,分清主次,扬优势、补短板,做到精准发力;四是盘活存量,强化培养。充分挖掘校内现有教师资源的潜能,用好存量师资。重点聚焦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,丰富内容与形式;五是优化增量,协同奋进。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战略,拓宽人才招聘视野,明确责任主体,强化部门协同,形成强大合力,为学校人才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助推学校迈向更高发展台阶。
常务副校长郭亮在讲话中肯定了人事处工作,他强调,人才队伍建设需与学科发展深度联动,精准摸排学科需求,全面梳理各专业建设情况,动态优化调整,集中资源向紧缺学科、特色学科倾斜。要创新责任落实机制,压实学院主体责任,通过“专项调研+能力测试”对学院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培训,提升人才工作执行力。
吴国兵副书记强调,要对标合格评估,将全职引进和外聘相结合,优先确保数量,逐步优化结构。要从人事工作维度出发,全面梳理兼课教师的专业分布、教学能力、时间安排等,做到精准匹配,压实二级学院责任,用政策和制度激发其主观能动性,挖掘内在潜力,完善奖励机制。着力加强新进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,对教务员、实验员和管理人员推行挂职锻炼机制,全方位拓展他们的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。
刘宁校长作总结讲话。他要求,一是切实提高对人才队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,强调人才工作不仅要立足评估,更要着眼长远;二是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,汲取经验智慧,健全完善现有师资体系;三是拓宽人才引进视野,打破地域局限带来的人才瓶颈。既要充分利用合肥高校资源,主动搭建桥梁,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,又要走出去加强与周边院校的联系,与相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;四是精细推进人才工程,尽快落实2025年招聘计划,做实做细青年导师制工作;五是加速梳理后续工作,依据工作性质、学科门类实施精细化管理,盘活现有人才存量。夯实好保障基础,提高对人才的服务质量。
会上,党政办、教务处、评建办负责人对人才引进工作提出思路和建议。(人事处供稿 一审:姚吉祥 二审:单桂凡 三审:吴梅)